从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从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技界如何深化认识,又怎样部署推进,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与我们进行了一场坦诚而风趣的对话,紧扣科技热点和未来发展重点答疑释惑。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科技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考’,过程非常艰辛,同时也令人充满信心,成果非常亮眼,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谈及对2021年的期许,王志刚在红色纸板上落下了四个大字“狠抓落实”。
就连对广大网友的新年寄语,也始终不离“创新”与“科技”。他说,中华民族本来就是具有创新禀赋的一个民族,大家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热爱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让创新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行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在2021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之首。聚焦新型举国体制、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科技关键词,王志刚逐一回应。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和安排?
王志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
我们要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统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凝练重大科技任务,建立完善“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坚持系统思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什么在新形势下作出这样的部署?接下来如何推进?
王志刚: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招之能战,战之则胜。战略科技力量的影响力和支撑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创新力。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如何理解“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又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王志刚: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创新大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都采取过集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的做法。政府在国家科技活动的组织中历来扮演重要角色,美国有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我国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这都是由国家来组织的。国家组织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既有方向、重点、领域的考量,也有具体的应用场景的要求。举国体制首先要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社会投入,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国家实验室共同完成有关任务。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组织力,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优势。要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献和家国情怀的科技人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具体来说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力量,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协调机制;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好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动员有力、协同高效、用活市场、激励有效、权责统一的运行机制;三是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科学合理遴选重大任务,在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布局力度,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提升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